1、亲尝汤药汉文帝刘恒,汉高祖第三子,为薄太后所生。
2、高后八年(前180)即帝位。
3、他以仁孝之名,闻于天下,侍奉母亲从不懈怠。
【资料图】
4、母亲卧病三年,他常常目不交睫,衣不解带;母亲所服的汤药,他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。
5、他在位24年,重德治,兴礼仪,注意发展农业,使西汉社会稳定,人丁兴旺,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,他与汉景帝的统治时期被誉为“文景之治”。
6、2、啮指痛心曾参,字子舆,春秋时期鲁国人,孔子的得意弟子,世称“曾子”,以孝著称。
7、少年时家贫,常入山打柴。
8、一天,家里来了客人,母亲不知所措,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。
9、曾参忽然觉得心疼,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,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,跪问缘故。
10、母亲说:“有客人忽然到来,我咬手指盼你回来。
11、”曾参于是接见客人,以礼相待。
12、曾参学识渊博,曾提出“吾日三省吾身”(《论语·学而》)的修养方法,相传他著述有《大学》、《孝经》等儒家经典,后世儒家尊他为“宗圣”。
13、3、百里负米仲由,字子路、季路,春秋时期鲁国人,孔子的得意弟子,性格直率勇敢,十分孝顺。
14、早年家中贫穷,自己常常采野菜做饭食,却从百里之外负米回家侍奉双亲。
15、父母死后,他做了大官,奉命到楚国去,随从的车马有百乘之众,所积的粮食有万钟之多。
16、坐在垒叠的锦褥上,吃着丰盛的筵席,他常常怀念双亲,慨叹说:“即使我想吃野菜,为父母亲去负米,哪里能够再得呢?”孔子赞扬说:“你侍奉父母,可以说是生时尽力,死后思念哪!”(《孔子家语·致思》)4、卖身葬父董永,相传为东汉时期千乘(今山东高青县北)人,少年丧母,因避兵乱迁居安陆(今属湖北)。
17、其后父亲亡故,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,换取丧葬费用。
18、上工路上,于槐荫下遇一女子,自言无家可归,二人结为夫妇。
19、女子以一月时间织成三百匹锦缎,为董永抵债赎身,返家途中,行至槐荫,女子告诉董永:自己是天帝之女,奉命帮助董永还债。
20、言毕凌空而去。
21、因此,槐荫改名为孝感。
22、5、刻木事亲丁兰,相传为东汉时期河内(今河南黄河北)人,幼年父母双亡,他经常思念父母的养育之恩,于是用木头刻成双亲的雕像,事之如生,凡事均和木像商议,每日三餐敬过双亲后自己方才食用,出门前一定禀告,回家后一定面见,从不懈怠。
23、久之,其妻对木像便不太恭敬了,竟好奇地用针刺木像的手指,而木像的手指居然有血流出。
24、丁兰回家见木像眼中垂泪,问知实情,遂将妻子休弃。
本文到此分享完毕,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。
关键词: